创业邦获悉,微生物合成蛋白企业【昌进生物】近日完成1.4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食芯资本(Bits x Bites)领投、斯道资本、夏尔巴投资、高瓴创投、远翼投资、碧桂园创投参与投资;2021年底,公司完成5500万元的Pre-A轮融资。元启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昌进生物创始人、CEO骆滨表示,能够半年间完成近2亿元融资,一方面是基于自身的技术突破、系统整合、目标兑现能力,微生物蛋白一期5吨罐实验产线已投产,6条50吨罐产线设计完成,9000平方米的厂房已在建设中。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昌进的业务方向,符合国家节约耕地、低碳减排、保障粮食供应的战略需求。
5月10日,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再次提振了行业信心。对于合成生物学创业公司而言,“选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选品类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未来商业化的天花板,新型产品能否在市场上有持久生命力,与国家政策导向息息相关。
创立昌进生物之前,骆滨先后在粮食加工贸易、食品制造、生物提纯研发方向创业,有多年的创业经历。“可食用新型蛋白,既要求对农业基础原料有认知,又是用生物技术去解决问题,最后的商业化方向又是食品,正好将我的经历、能力系统结合起来。”
骆滨表示,此前几次创业也都带领团队做到行业前列,苦于细分领域天花板较低,做成了“桌子下的巨人”。因此,再度创业选品时,他选择了“新型蛋白”这个市场足够大、天花板足够高的品类。肉蛋奶海鲜等蛋白质消费市场是近万亿美元的市场,据波士顿咨询数据,预计2035年新型蛋白会占到全球蛋白质消费的11%-22%。
“合成生物企业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转化、市场准入、推广销售,中间隔着很多环节;要求团队具备很强的战略规划能力,在重大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落地之间,做准取舍选择,寻找到适当的平衡点,”斯道资本合伙人蔡蓉表示,凭借在食品行业近30年的经验,昌进生物创始人骆滨的战略规划能力很强,在创业之初,对技术研发、市场需求、销售策略和节奏就有全盘把握;尽调过程中,公司展现的执行力、研发里程碑兑现的速度也高于预期。
目前,昌进生物的研发团队由微生物学专家廖丽博士领衔,包括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应用转化四个研发部门的30余名跨学科博士和硕士。廖丽博士主要研究逆境微生物,包括多种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擅长从环境、生态、进化、功能多维度挖掘微生物资源。
对于昌进的两代技术,夏尔巴投资董事总经理邓暄表示:在微生物新型蛋白这一方向,昌进生物与国际同行处于同一水平线,某些方面甚至会更领先。昌进的第一代产品已比较成熟,从监管到商业化推广预计会比较通畅;第二代产品技术更代表未来,因为其产品营养价值、口感、绿色环保等方面更具可塑性,一旦准入和监管层面实现突破,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商业爆发力会比第一代产品更强。
新型蛋白,是近年来投融资的热门赛道之一,在海外也诞生了多家企业,获得融资支持;如美国的Perfect Day、以色列的Imagindairy、新加坡的TurtleTree等。当前以燕麦奶为代表的植物奶,已经在中国市场闯出了口碑,消费者对其接受度也给予了微生物蛋白厂商以信心。
附查看更多项目信息,请前往「睿兽分析」。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