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丨「浚惠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聚力肿瘤早筛早诊
创业邦获悉,肿瘤单细胞诊断公司浚惠生物于近期完成了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
浚惠生物是一家开发“颠覆性创新”技术的稀有单细胞检测公司。浚惠生物的优势是开发了独特的肿瘤单细胞鉴别标志物,不仅通过细胞外部标志物、还通过内部代谢情况,从功能性上检测细胞。相当于为血液等体液里的每个肿瘤细胞进行“单细胞PET”。这家在液体活检中独树一帜的、自主开发全球原创技术平台的单细胞检测企业,2020年拿下了国内单细胞临床首证之后,正加速开创肿瘤单细胞早筛早诊的新赛道。
通过粪便检测的肠癌早筛,以ctDNA、肿瘤微小残留(MRD)等为基础的血液基因检测,都是早筛早诊赛道关注的重点技术之一。曾在早筛早诊发展史上起到重大作用的脱落细胞检测赛道,如今却少有耳闻。
但其实并非是脱落细胞做不了早筛。宫颈癌是第一种全世界可以真正消除的癌症,世界卫生大会于2020年8月通过决议,呼吁消除宫颈癌,其中宫颈癌前病变就是通过脱落细胞学的巴氏涂片法开始进行筛查的,初期就将宫颈癌的死亡率降低了一半。 目前中国每年宫颈癌脱落细胞学筛查和检测接近1.2亿人次,并与分子检测HPV相结合,成为最有效的基因+细胞的检测方法。但是,目前在其它癌症的脱落细胞学检测,还没有达到宫颈癌类似的筛查效果。由于在其它的癌症种类中,单独依靠病理医生对脱落细胞的形态学判断,很难达到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因此想要挖掘更多脱落细胞中隐藏的信息,最佳的手段就是深入到的单细胞层面,对单细胞进行蛋白组学+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找到全新的检测方法。这也就是浚惠多年来持之以恒在做的事情。
已经和浚惠生物合作多年的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主委、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这样评价浚惠生物:“我们与施奇惠教授、浚惠生物团队进行了多年的联合研究,利用糖酵解标记物和单细胞测序技术,在肺癌患者胸水、血液中高灵敏的检测脱落的稀有肿瘤细胞,这在肺癌患者的复发早诊、预后监测和辅助用药指导上有巨大潜力,成果也发表在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
“我也非常高兴的看到,我们一系列研究成果,通过浚惠生物的转化,已经开发出一套端到端的单细胞诊断技术平台,单细胞仪器和部分配套试剂盒也已经拿证,下一步,我们和浚惠公司将加快开展肺癌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CTC产品的临床注册试验,早日把单细胞诊断技术引入临床,实现肺癌患者转移的早诊、早治,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浚惠生物创始人兼CEO阎灼辉表示:“2017年,Nature的单细胞专刊中曾预测,未来10年内,单细胞测序和检测会成为常规的临床检测项目,这是非常有远见的判断。在过去的4年中,浚惠已经实现”单细胞多组学”检测在膀胱癌早筛早诊中的临床应用,未来2-3年,我们的重点是完成肺癌等多癌种的癌症转移的早诊产品临床研究和注册,监测肿瘤患者的转移风险,并通过单细胞测序指导用药和治疗,使癌症患者可以被及时治愈,减少因转移导致的死亡。”
浚惠生物创始人兼CEO阎灼辉表示:“我们非常高兴继续获得经验丰富的产业投资人的信任和支持,加快浚惠对中国科学家原创发明的临床应用产品转化和推广。A轮融资将进一步助力浚惠打造全新的“单细胞诊断”赛道,推动膀胱肿瘤检测产品的市场化,并加速与众多临床专家的合作,开展更多肿瘤单细胞检测产品的注册临床工作。”
附浚惠生物融资历程:
来源:创业邦-睿兽分析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