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V超3亿元,复购率达50%,大众工匠如何以“去中介化”的模式为家政行业赋能?

   (大众工匠创始人辛恒)

  家政行业存在已久,需求只增未减,尤其一线城市双职工家庭,除日常保洁外,养老、育儿等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传统方式下,服务质量无法保障、服务价格不透明、中介抽成过高、也常因对服务人员管控力不强导致投诉没人管......

  成立于2016年11月的大众工匠,是互联网一站式家庭生活服务平台,以培训专业服务人员、专用化工具及大数据智能系统为基础,专注为中高端家庭提供专业、标准、品质的家庭生活服务。目前主营业务有家政服务、家电清洗、企业保洁、高端保洁、保姆和月嫂等。

  截至2020年1月,大众工匠所提供的服务已覆盖北京、成都两个城市,现有1000余名经过面试并完成标准化培训的专业劳动者进驻,服务家庭数已超20余万。2019年累积GMV超3亿元,其中GMV较2018年增长约12倍,活跃用户较2018年增长5倍以上,累积为劳动者创造收益1.8亿元。

  同时,经过三年的发展,大众工匠已成为日本家政行业翘楚Bears Co.公司在国内首选的业务合作方,万科、龙湖等地产企业北京市场首选合作伙伴,在美团·点评平台好评率第一的5星商家。

  1、去中介化的“互联网+家政”模式

  在大众工匠创始人辛恒看来,目前市面上有两种类型的家政服务公司:

  第一类是,强力依赖于互联网获客,即撮合交易,做的是流量生意。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乱收费的现象。这种模式一般都是商家或服务人员自己抢单,一方面商家为了购买流量而加价,导致用户利益受损;另一方面,为了抢单造成服务人员路程等的浪费,服务人员的效率不够优化。

  第二类是,线下传统方式的家政行业,更多是经熟人或中介介绍的经营模式,存在服务不标准、质量不稳定、收费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以及没有一套大数据体系会根据地理位置等因素对工匠进行合理的派单。

  大众工匠采用“去中介”的模式,从源头把控服务质量,对进驻平台的服务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考核、 服务、管理等,为用户提供可追溯可反馈的服务链条,及高品质服务体验,规避行业乱象。

  具体来讲,首先标准化的产品是高质量服务的前提。大众工匠对服务流程和服务验收都进行了标准细化,比如从入户开始,依次进入卧室、书房、客厅等房间区域,按照标准进行服务;服务全程采取佩戴全新一次性鞋套等措施,一户一换,服务开始前后清洁双手;同时按照分区分功能进行系统化细化,深度保洁服务标准可达全屋共7大分区92项细化标准;还会针对特殊情况提升服务标准等级,加入具有针对性的不同级别保洁服务。

  其次是对工匠(服务人员)进行管理和培训。比如,进驻工匠全部经过人工面试审核及多达108项培训实习后经过考核方可上岗。同时保障从面试、培训、监督、执行到各项标准及措施全方位彻底贯彻。服务人员建档跟踪健康状态及服务流程,为用户提供可追溯可反馈的服务链条。这一方面保证工匠基本综合素质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工匠对平台的归属感。

  再有就是互联网加持。在辛恒看来,很多传统家政企业发展不大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其管理和获客效率不高。而大众工匠有一套强大的派单体系,会根据劳动者的在线时长、定位、服务类别、技能等多元素,进行派单匹配。用户端还能选定熟悉的劳动者服务。用互联网手段优化传统行业,而不是依赖流量。

  目前从效果来看,大众工匠用户复购率超过50%,客诉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盈利方面,有别于行业普遍的提成模式,大众工匠与“工匠”直接签约,在保障工匠收入的前提下,通过系统效能的提升和品牌溢价,从而获取属于平台的收入。

  在辛恒看来,服务行业看似门槛很低,但要做好很难,很多公司入门后不久,因为服务不好或没有订单就死掉了。大众工匠通过建立行业标准来提升服务品质,并以互联网手段合理优化传统家政行业的效率,时间越久,将帮助其建立越强大的壁垒。

  2、赋能劳动者,推动家政服务人员职业化发展

  辛恒认为,家政行业,始终是人与人之间的服务,如何建立用户、劳动者、平台之间三方的信任才是关键。

  因此在提升服务品质的同时,大众工匠也不断赋能劳动者,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推动家政服务人员专业化发展。这一举措不仅帮助千千万万家庭解决了居家生活服务的问题,还通过建立并完善标准化家政服务体系,提升了家政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和收入。

  根据大众工匠2019年大数据资料显示,其工匠月均结算费可达到7000元至15000元,更优秀的工匠月结算费可超20000元。相比传统模式下服务人员平均收入高40%至50%。

  同时大众工匠还通过与贫困县展开帮扶合作的方式,为大量有工作需要的人群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机会以保障生活。劳动者获得的收益后,支援家乡儿童教育及家乡建设,进而带动贫困县经济发展。

  “很多公司注重用户却忽略了劳动者。在大众工匠,我们对于两边都同等重视,因为服务行业的劳动者比较特殊,他们本身就是很重要的用户来源。”在辛恒看来,劳动者是这个行业的生存之本。建立完善的体系,建立行业标准,在此基础上才能不断收获劳动者与用户的信任。

  一个家庭与一位劳动者建立多次服务后,劳动者可以熟悉用户的生活习惯,在这种基础上用户是不会轻易更换劳动者的。所以哪个平台对两者更友善,平台规则更合理,劳动者心里是有自己的标准的。“在这方面大众工匠的成长体系,是较为完善的,更有利于劳动者长期合作,譬如奖励机制、技能培训、订单分派、心理建设、长期职业规划等。”辛恒说。

  3、疫情加速行业洗牌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越发明显,家政服务行业市场逐渐走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家发改委数据预测,到2025年家政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4万亿元。而从就业人员来看,虽然目前家政行业的就业人员已经超过3000万人,但仍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据统计,目前家政服务的供需缺口达到3000万人。

  在辛恒看来,家政作为民生行业是非常重要的,且随着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更快速逐渐显露出来,需要人的经验、技术和实时的应变能力。所以,这个行业在短期内也非常难被标准化的机器替代。更重要的是,它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家庭分工矛盾,有很大的社会价值。

  虽然疫情期间家政行业整体单量下降了三分之二左右,疫情初期更是全部停摆。不过在辛恒看来,这个时期对家政行业来说也是一个加速洗牌、大浪淘沙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修炼内功的时期。“随着逐渐复工,接下来的4月末及5月份,正是一个用户争夺期,而我们恰好利用疫情期间强化了我们的服务标准,改良了公司的管理效率,做好了充分准备。”

  同时辛恒认为,以家庭为核心的家政服务行业,目前互联网渗透率远远低于其他品类,所以在可见的未来,还有很多市场存量的空间。

  “国家去年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要大力推进‘互联网+家政’,虽然当下正在经历疫情期,但我们对未来还是非常看好的。这个市场现在有点像一片荒芜的草原上,每个人都在那边,有些企业可能资源、资本比较雄厚,就是骑的马比较好,但不一定就能把草原给圈下来。”

  辛恒告诉创业邦,接下来大众工匠主要会以智能生活健康服务类、开放型技术平台、蓝领职业培训三方面为主线向纵深发展。

  家庭服务方面,主要围绕家庭场景,除了现有的保洁、保姆、月嫂等业务外,今年还会陆续增加育儿嫂、家电维修等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类。同时未来也会推出“标准化+个性化定制”的产品,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服务时间,比如留出一段时间为用户进行针对性的服务,如取快递、买菜等;

  蓝领职业培训方面,则是将公司内部的培训中心做得更规范,并向市场输送“工匠”;

  而针对一些中小型的中介,未来大众工匠还会向其开放自己的派单系统及管理系统,帮助其提高运营效率。

  具体到2020年,除了服务品类的拓展,大众工匠还计划实现3000人以上的专业劳动者进驻,覆盖广州、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未来目标实现1.5线城市、省会城市全覆盖。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