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成本侵蚀利润 海昌海洋公园由盈转亏

  财联社(北京,记者 李丹昱)讯,8月27日,海昌海洋公园(02255.HK)披露2019年中期业绩,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7亿元,同比增加64.91%;净亏损9136万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8125万元,同比下滑幅度达212.44%。

  2018年以来,海昌海洋公园先后开设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三亚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项目(下称“上海项目”和“三亚项目”),形成高额负债。这一情况并未在报告期内实现好转,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净负债率为139.9%,较2018年末的135.7%再度提升。

  海昌海洋公园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透露,由于上海项目、三亚项目新开业,仍然有资本开支,2019年年底会有相关还款计划。而该公司行政总裁王旭光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今后公司主要以轻资产为主,会尽快把净负债率压回100%以内。”

  财务成本不断走高

  在上海项目、三亚项目投入运营后,海昌海洋公园营收实现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该公司门票收入同比提升65.1%达到7.37亿元,非门票收入增加107.7%至3.50亿元。

  “海昌海洋公园在三亚的项目采取无门票制,这种尝试也直接拉动了餐饮、购物等非门票收入,这部分才是真正的盈利点。”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告诉财联社记者。

  虽然营收向好,但受累于重资产运营,海昌海洋公园财务成本不断走高。报告期内,其财务成本为2.44亿元,大幅增加135.0%,主要还是受到上海、三亚两个项目前期大额投入的影响;负债率维持高位的同时,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的利息达2.78亿元。

  安信证券一位分析师对记者表示,财务成本侵蚀利润是重资产项目投资产生的通病,并且这一影响会持续一段时间。林焕杰也认为,超过100%的负债率确实会比较危险,“高负债要如何平衡、怎么填补,如何保证大额资金及时进场,都是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此前,海昌海洋公园曾因资金短缺,于2018年9月发布公告,将同属于上市公司体系的青岛海洋公园以10亿元的价格,向鑫沅资产管理出售未来5年的门票收入,为在建项目筹措资金。

  对此,海昌海洋公园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上海项目2018年11月开业,此前利息是资本化的,所以财务成本同比走高,不存在风险,将在今年年底安排还款计划。

  据了解,目前海昌海洋公园仍有三亚项目二期、郑州项目等在建,而三亚二期项目投资约为8.7亿元,按照此前30%自有资金投入、70%依靠融资的计划,该公司的财务压力或在短期内继续保持高压状态。同时,2019半年报数据显示,该公司仅集中于2020年到期的流动负债已高达25.33亿元。

  销售成本“双刃剑”显现

  “还债”压力下,海昌海洋公园的营销手段也更为“激进”。2019年,该公司与《极限挑战》等热门IP进行合作,销售成本大增91.6%至6.90亿元。不过,也正是受益于热门综艺的传播效果,其门票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上半年销售成本上升主要是由于上海和三亚项目入市后,市场传播投入的增加,在预期范围内。”海昌海洋公园营销总监郑芳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事实上,营收增加和净利亏损是许多主题公园在开业前三年面临的主要问题,但王旭光在此前的采访中透露,海昌海洋公园新开项目的目标,是在今年内实现收支平衡。

  上述海昌海洋公园不具名内部人士还向记者表示,上半年业绩与传统旅游淡季有关,下半年受暑期游等有利因素的影响,营收会更加乐观。郑芳也在回复记者采访时指出,未来还将逐步增加海昌海洋公园投放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继续选择合适的平台,进行露出。

  值得一提的是,海昌海洋公园为提高毛利,还将轻资产输出提到战略高度。“轻资产输出会是今后运营的一个重点,”该公司内部人士指出,“到2020年,公司整个轻资产业务利润贡献要达到30%;管理输出业务每年有望达到40%的高增速,这一数据在2017年的贡献率是10%。”

  今年上半年,海昌海洋公园新增管理输出合同4份。截至目前,其落地22项轻资产项目,已签约合同共计49份,累计合同总额约5亿元。

  林焕杰认为,对于海昌海洋公园、华强方特等国内主题公园而言,轻资产输出是趋势,但难度不小,尤其是在品牌美誉度上无法与国外品牌竞争。现阶段,国内主题公园还是以门票收入为主、提升园内“二次消费”为主要目标。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整体来看,负债高压态势在海洋主题公园板块,已经成为普遍性难题。在内地海洋主题公园市场,除海昌海洋公园外,还有大连圣亚、长隆海洋王国等颇具规模,不过,均存在资金难题,频繁通过定增进行融资,想要在短期内走出增收不增利的困局并不简单。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