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上半年净利润陆续曝光 盈利能力依旧面临挑战
财联社(上海,记者 黄淑慧)讯 ,随着上市公司中报的陆续披露,其参股的基金公司上半年经营业绩情况渐次揭开了面纱。8月22日晚间,华夏基金、华安基金、银华基金、东方基金、富安达基金、兴银基金等基金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浮出水面。从目前已经披露的基金公司净利润情况看,在基金管理费的下行趋势初露端倪,以及各项成本继续高企的情况下,基金公司的净利润增速明显低于资产管理规模的提升,盈利能力则继续面临挑战。
6家基金公司新披露经营业绩
22日晚间披露的东北证券中报显示,参股公司银华基金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59亿元,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20%和16.61%;控股子公司东方基金上半年则实现了1.27亿元营业收入和1026.17万元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83%和9.67%。
这两家公司上半年资产管理规模的增长支撑了其净利润表现。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银华基金新增产品9只,募集规模64.71亿元;截至二季度末,银华基金存续产品115只,存续规模 2846.11 亿元,同比增长了35.59%。东方基金新增产品3只,募集规模12.65亿元;东方基金存续产品43只,存续规模 261.11亿元,同比增长了43.84%。
另外增速比较突出的是富安达基金。南京证券中报显示,公司持股49%的富安达基金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8393.16 万元,增长78.91%;净利润 3744.51万元, 增长266.58%。
中信证券中报则显示,持股62.20%的华夏基金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12亿元,同比增长2.08%;净利润5.94亿元,同比微降0.93%。
国泰君安中报显示,其持股20%的华安基金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45亿元,同比增长4.84%;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减少7.63%。
国脉科技中报显示,其参股24%的兴银基金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1亿元,同比下降26.51%;净利润4954.03万元,同比下降37.91%。
部分基金公司2019年上半年营收和利润
数据来源:wind,上市公司公告
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从目前已经披露的基金公司净利润情况看,公司之间盈利分化的迹象更趋明显。南华基金和方正富邦基金仍出现亏损,而长盛、金鹰、诺安等基金公司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净利润下滑。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当前的行业竞争格局下,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头部公司产品线完善,在人才储备、品牌建设上均取得了先发优势,行业集中度正在提升。中小基金公司突围的难度变得越来越高,需要建立起强大的差异化优势,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135家基金公司管理的5659只基金,规模合计13.4万亿元。其中,前20名基金公司的基金规模合计9.2万亿元,占所有基金规模的68.7%,较去年末提升了3个百分点。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公募基金行业乃至大资管行业参与者的增多,竞争激烈程度近年来与日俱增,加之低成本投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持有人对于投资成本的关注程度提升,基金公司管理费的趋势性下行也已经初露端倪。因此在资产管理规模保持增长的背景下,基金公司营收和利润增长的难度正在加大。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