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jrj.com
2009年03月27日 20:12
投资者报
【字体:大 中 小】【页面调色版 ![]() ![]() ![]() ![]() ![]() ![]() ![]() ![]() |
明日实业是谁的?
判断是否构成内幕交易,关键看明日实业是否归属张守斌本人。
据吉林制药前工会副主席张宪国等人提供的举报材料显示,明日实业原系吉林恒和集团的产业,2003年张守斌与恒和集团的代理CEO林路私下签订秘密协议,将明日实业转到张守斌名下。
柴兴国与陈志杰先后担任明日实业的法定代表人。柴兴国是吉林制药的法律顾问,陈志杰则是张守斌私人企业吉林金泉宝山药业的供应部部长。随后,把原来注册在长春的明日实业迁到了吉林金泉宝山药业的所在地梅河口市。
当年的经手人林路成了此案的关键人物。1月27日,《投资者报》记者几经辗转在长春的经济开发区见到身为吉林省威宝恒客隆仓储百货公司董事长的林路,他否认当年曾经手此事,但他承认,“明日实业当然归张守斌控制”。
据他介绍,当年把吉林制药卖给张守斌的是恒和集团的副董事长孔伟。而孔伟2007年在北京跳楼身亡,此事遂死无对证。
吉林制药的销售经理高正强则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明日实业就是张守斌的,这是所有吉林制药的人都知道的事情。明日实业就是一个皮包公司,法人代表是陈志杰,现在还担任吉林制药的采购经理。”
对吉林制药的底细更加了解的吉林省工商银行多位人士,也证实明日实业是张守斌的,正是明日实业的套现,才让张守斌还得起银行的利息。
而据吉林制药的工人向记者反映,今年2月底的时候,很多车间工人看到,张守斌让人烧毁了一大堆材料,其中就是真实的车间生产记录,还有销售记录等,以及陈志杰的资料等。
但对此,吉林制药的董秘罗国建则向记者强调称:“我们都公告过,明日实业不是我们的,一切以公告为准。我们的两次重组都是真实的,公告都是经过证监会审批的,是完全合法的。”吉林制药的公告称:明日实业与大股东金泉宝山以及吉林制药没有任何关联关系,它的大量股票减持也与吉林制药没有关系。
怪事重重
1月上旬,《投资者报》记者来到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县的恒和维康公司,在这个与内蒙古交界的偏远小城里,恒和维康是当地一个规模不小的企业,厂房和办公楼都显得很新。正是这家公司的归属问题,成为业界质疑张守斌侵吞上市公司资产的焦点。
吉林制药员工的举报材料称,吉林省恒和维康原系吉林制药的子公司,2007年7月28日,在没有取得合法授权的情况下,张守斌与石立更私下签订了一份股权转让协议,以1400万元的价格将恒和维康转让给了石立更,1400万转让款至今去向未明,并且这次转让并没有发布公告。
吉林制药的一位北京经销商告诉记者:“张守斌曾经在2007年一次给经销商开会时候公开宣布,他已把恒和维康卖了,卖了1200万,并有钱给大家了。”当时张守斌欠了经销商许多回款。
而在吉林制药的2007年年报和2008年半年报上,都出现了关于恒和维康的盈利情况,当时恒和维康作为吉林制药的子公司。2007年底,吉林制药曾发布公告将恒和维康99.9%股权以1200万转让给自然人石立更;一个月后,吉林制药又发布公告解除这项交易。
1月7日,恒和维康现在的法人代表石立更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恒和维康是吉林制药的,我的预付款一直没有交上,但是法人代表一直没有变回去,到月底再变回去。”
2009年3月26日,《投资者报》从知情人处获悉,吉林证监局对恒和维康的调查结果或将很快公布,结果表明“吉林制药是一家管理混乱的公司”,但恒和维康的归属究竟是谁的,仍然模糊。
而恒和维康的一个副总则说:“石总是我们最大的股东,也是公司的老板。其他事情则不清楚,石总不是本地人,是长春人,来洮河投资的。”
白城市药监局的一位主任表示:“恒和维康在我们当地是一家属于中等规模的制药企业,石立更来我们药监局的时候就说这家企业是他自己的,并没有提到过吉林制药。”
除此之外,员工们举报的信息显示,吉林制药众多有价值的药品文号被莫名奇妙的注销,并于注销当日被批准到了张守斌的私人企业。比如,原属吉林制药的“蚁黄通络胶囊”文号在2005年8月1日被注销,当日,这一产品被批准到了大连金泉宝山生物工程制药有限公司,后者正是张守斌的私人企业。而“蚁黄通络胶囊”一年能有70万左右的利润。
“工人们状告张守斌的事情非常多,其中一个就是非法转移药号。经过查实,他确实对一些药号进行了转移。”吉林市市委副秘书长陈淳说。
而吉林制药总经理匡文向《投资者报》表示,他们将来在整合的时候,可能还要转让药号,这是整个集团内部的整合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