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jrj.com 2008年10月11日 07:02
华夏时报 【字体:大 中 小】【页面调色版 ![]() ![]() ![]() ![]() ![]() ![]() ![]() ![]() |
天府可乐欲索回自有品牌,百事“消牌”已有前车之鉴
本报记者 张玉香 北京报道
与可口可乐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平分秋色的百事可乐或将遇到一点麻烦。这个麻烦来自于它曾经的合作伙伴——天府可乐集团公司(下称天府可乐)。
“天府可乐目前正在考虑从百事可乐手中索回天府品牌一事。”10月8日,天府可乐总经理钱黄态度略显谨慎地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虽然天府可乐能否向百事索回天府品牌的结果还无法预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势必引致新的民族品牌舆论争议。
天府“变脸”求再生
“现在饮料行业国内市场很大,也有很好的发展条件。”钱黄表示。
这或许是天府可乐集团在经过多年之后,打算要回天府品牌的一个原因。而一位接近天府可乐的知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天府可乐觉得只要把这个品牌要回来就是好事,但是采取什么方式来要,是个难点。”
根据天府可乐原总经理李培全的介绍,在1994年天府可乐与百事的合资过程中,百事以现金投资1070万美元,天府可乐以土地、厂房和生产设备折合730万美元。双方控股比例60:40。其中百事占60%,中方为40%。在中外双方签订的有关的合同里,百事答应合资双方共同生产天府品牌的饮料。
而天府品牌由双方合资企业重庆百事天府饮料有限公司出价350万元,交给该合资企业使用。由于合资企业经营不善,在2006年百事以1.3亿人民币买断了中方的股权。钱黄告诉记者,在2006年合资企业的买断合同里,并没有明确天府可乐品牌的归属。另据李培全介绍,在双方合资十多年的过程中,中方背上了1.3亿元的亏损包袱。
据了解,天府可乐集团希望由当地的国资委出面,帮助其要回天府可乐品牌。“但最后能不能说动重庆国资委是个问题。”该人士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如果通过政府的渠道索回天府品牌不成,那么天府可乐将委托和君创业咨询有限公司(下称和君创业)和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品牌索回。
记者从该律师事务所获悉,目前该事务所正在进行品牌索回的前期调查,搜集更多的关于百事可乐与天府可乐当时合作的一些资料。
“比如,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本来约定合资企业共同发展天府可乐这个品牌,但是到最后这个品牌却变得几乎是销声匿迹。”律师事务所的相关人士说。但该人士也表示,对于双方当时的合同,有个法律追诉期的问题,为此需要更多的证据才可能以法律手段要回天府可乐品牌。
而事实上,该事件的真正发起人是近期动作频仍的和君创业。
和君创业曾是娃哈哈的品牌顾问,在近年的“达娃之争”中,其一直力挺宗庆后。此外,在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一事中,该公司曾经联合多家国内饮料企业上书商务部,要求商务部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进行反垄断审查。
而据了解,和君创业总裁李肃20年前在北京社会科学院任经济研究所所长之时,就曾是天府可乐集团的顾问。为此,和君创业成为该事件的发起人似乎顺理成章。
“百事可乐无权把天府可乐灭掉,我们可以追索。从司法角度讲,你们一步一步把我们做没了,也不合理;从道德上讲,一步一步雪藏,也有不合理的成分。”对于天府可乐一事,李肃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我们去就是把这个品牌要回来,天府可乐的品牌功效,我断定有大量的资本进入。如果天府品牌能够要回来,我们希望天府集团能够把品牌的回复与运作交给我们公司,到时天府可乐集团公司可能将改名天府饮料集团公司,生产碳酸和非碳酸等多种饮料。”
当记者问及如果天府可乐品牌被索回并运作起来,和君创业是否会参股时,李肃坦承并非没有这种可能。
“关于索回天府饮料品牌这件事,天府这边觉得可能通过政府(渠道)会更顺利一些。如果通过和君创业,事情可能就有了更多的对抗性成分在里面。”接近天府可乐的这位人士分析。
记者试图询问百事可乐方面对该事件的态度,但是并没有得到相关的回答。
|
![]() |